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左)与乌方确认修复方案。
许言副院长主持现场讨论。
“我愿出一袋黄金,但求看一眼希瓦”——古丝绸之路上流传下来的这句谚语道出了希瓦的绝美。希瓦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地区的广袤沙漠之中,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商贾云集,物济东西,演绎了一段段传奇故事。千年后的今天,这座古城裹挟着仆仆风尘,依然傲立在神奇的绿洲之上,等待着与世人重新相遇。
2014年5月的一天,一队特殊的客人久久伫立在希瓦古城巍峨的城墙下。他们醉心于这幅完整保存下来的恢宏历史画卷,也痛心于历史的风霜加之于其身的累累伤痕。景区外的商贩热情地招揽着他们:“Where are you from?”领队的长者笑答:“China”。他就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这是他首次带领中国专家团赴希瓦古城考察。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开启了双边各领域合作的新篇章,其中就包括援乌文化遗产修复项目。2014年4月,双方决定,在希瓦古城选择文物古迹共同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于是,许言一行5月应约至此。
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
2014年,中乌两国文物保护专家共同参与的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开始了前期的调研和考察工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工程部助理馆员袁濛茜负责与乌方的联络和沟通,她回忆起第一次同乌方联系的情景时说:“当时我就用英文跟乌方联系的,电话拨了好几次才拨通。开始对方讲俄语,后来听我说英语,就示意我稍等。我以为会有一个英语很好的人来对接,但他们的英语都很基础,好像是一群人开免提在旁边听。能感觉到他们对一个从北京打来的电话非常重视,非常感兴趣。”
这一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带领中国专家组赴乌考察,双方决定将希瓦古城内的阿米尔 图拉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的修复工作及周边环境整治作为援助项目的主要内容。2016年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时任工程规划所所长乔云飞同志带领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程探测与信息技术、变形监测摄影测量等方面的工程师到希瓦古城进行实地勘查。一个多月内,中方人员来冒雨搭脚手架,顶着烈日测绘,最终完成了信息提取、标本取样工作,制定的修复方案得到了乌方的认可,敬业精神也得到了乌方同行的高度赞扬。
许言表示,援乌文化遗产修复工程在中乌文物保护合作中是首例,项目预计工期三年。希瓦古城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乌兹别克斯坦最珍贵的文物之一,乌政府和民众对该项目非常重视和支持。“乌兹别克人非常好客,他们对咱们去维修文物非常欢迎和配合。包括我们到现场勘察,当地居民都很热情,很友好,积极支持。而且当地政府对文物维修也很重视,希瓦市的市长跑来跟我们开交流会,也代表他对此事的重视,说明这个项目的意义很深远”。
“让人家的文物在咱们手里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袁濛茜(左二)与同事在乌兹别克斯坦。
谈起文物保护,许言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每一句都透着一位资深文物保护者对工作的热情与严谨。“文物最大的特点,一个就是不可再生性,一个是单一性。可移动文物也好,不可移动文物也好,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如果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俩都是假的,要么一真一假,不可能两个都是真的。即便是一对儿,也存在使用环境和方式等给它留下的时代痕迹”。他强调,每一件文物对文物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案例。对于援乌文物保护项目,“我们可以借鉴类似的经验,但绝不能去套用”。许言认为,“文物维修就像大夫给人治病一样,维修相当于给它治病。怎么能更有针对性的应用一些维修的方法和措施,把他的病治好又能够让它健康呢?对文物来说,要对其原有的历史信息和时代痕迹都保护下来”。他动情地对我们说: “要让人家的文物在咱们手里得到有效的保护啊!”秉持着这种精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文物工作者们克服着一个又一个困难,坚定地推动着项目的实施。
许言副院长说,文物维护是一项需要静下心来做的工作。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它实际上是研究的一个过程。在修复的过程当中,可能会不断地发现一些新的病害和新的问题,就需要现场及时解决和调整。这也是文物工程的特点之一,就需要我们的技术人员在现场,静下心来把事做好”。“对于我们工程师来说,生活上的艰苦算不上什么。比如,在乌兹别克斯坦,单吃囊、羊肉串,工程师坚持一个月都没问题。对于长期蹲守工地的文物工作者来说,长时间坚持吃一种单调的食品已然是家常便饭”。
80后女孩袁濛茜谈起长期的驻外生活,笑笑,洒脱地说:“慢慢就不把自己当女孩子了呀,就习惯了。我觉得很有意思,在受援国完全是另外一种生活状态。在那待时间长了就融入到当地,习惯了当地的生活方式。”今年,参加了深化设计工作的闫明工程师作为现场负责人,在克服了家庭困难和身体不适后再次来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工程师张念在婚后的第二个月就为援乌项目出国了,一待就是半年多。今年,他再次赴乌,而他身在国内的妻子正一人忍受着孕期的不适。“其实包括我的爱人在内,我的家人对我的工作是非常理解,非常支持的。所以呢,我非常的感激他们,但有的时候我也会有一丝愧疚,因为我跟我爱人刚结婚的时候,第二个月,因为这个援外的项目就出国了,一待就是半年多。然后,她一直在国内,我一直在国外,她虽然有一丝的抱怨,但是呢,我觉得她还是从这个工作上面还是对我比较支持的,包括这一次,我来到乌兹别克斯坦之后,其实现在我的爱人,她现在正怀着孕呢,她依然可以一个人忍受着在国内,这种,哎呦……所以,我觉得我的家人对我的工作支持真的是太大了,我非常的感激他们,非常的感谢他们”。
合作交流,走出去
张念(左一)在文物修复现场。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 “一带一路”倡议,为古老的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加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被认为是其中应有之意,是将丝绸之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衔接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包括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的专业机构联合开展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项目;与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开展的古建筑、遗址保护工程等。
希瓦古城的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作为丝绸之路人类文化遗产合作保护的示范项目,不仅使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光彩,更促进了中乌文化交流,让两个古老文明碰撞出新的火花。中方工程师表示,乌兹别克斯坦的清真寺和经学院等建筑有固有的工程做法、用材和传统施工方式。对中方技术团队来说,修复工程是个绝佳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工程师张念说,“在工作中,几位乌方的文物专家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从技术到文化,中乌双方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沟通探讨,都从对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场负责的工程师闫明同志补充道,“中方会经常请一些乌方文物保护的专家来中国交流,双方也会不定期地举行学术交流会,希望在文物保护方面,文化上有更深一层次的交流”。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认为,文物维护是个文化互相交流,双向传播的过程,沿着新世纪的丝绸之路中国也将向世界展现一个文物大国的底蕴与风范。他说,“总体来说,我觉得通过这个工程有两方面好处。一个是对于文物维修技术人员来说,把咱们的文化和对方融合,走出去。另外一方面是把咱们的技术通过这个窗口展示出来。毕竟中国是文物大国,咱们现在的国保单位已经有四千多处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排名第二,咱们也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的窗口宣传自己的文化,宣传咱们的维修理念、维修技术和方式,同时也可以把咱们的文物介绍给世界。虽然是维修,但是在过程中确实有很多交流在里面”。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乌期间,在塔什干接见了项目组成员,高度评价了援乌项目的重要性和项目成员的专业精神。
在过去千年的岁月里,希瓦曾被摧毁过40多次,正是丝绸之路让她重振生命。如今,她正再一次抖落岁月的风尘,向世人展示最初的光华,诉说千百年间的传奇。在这条绵延千古的丝绸之路上,如今还散落着很多如此般耀眼的传世珍宝,正等待着重现光彩,等待着与不同文明的重新相遇,等待着你我携手谱写一曲曲新的篇章……
2025-01-06
2025-01-04
2025-01-03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