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德:中国文化——从历史走来,与世界对话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朱贺芳

2018-09-06

  作一个突尼斯人,哈利德从小就对中国文化有着极深的情缘。从对京剧的兴趣到对文化的向往,在不断寻求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哈利德将对中国及其文化的热爱镌刻到了生命的血脉里,也将推动中突文化交流当成了一种自觉的人生实践。


41 - 副本.jpg


从京剧到文化

中国教师让我更喜欢中国文化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国度。“在学生时代我就对中国,尤其是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当同学们都在考虑是选择学科学还是读经济学的时候,出于对京剧的喜爱,我选择了中国语言与文学专业。”哈利德如是说。

  “上了大学之后,中国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关怀,让我更加喜欢中国文化,并开始学习汉语。”自此,一个更深远的想法在哈利德心里生根发芽:让自己成为中国文化和突尼斯文化沟通的使者。“文化活动让中突两国关系更加紧密,也让中国和非洲其他国家更加紧密。文化是每个国家特有的标志,不同的文化,让人民对彼此产生想要了解和学习的兴趣。而文学,毋庸置疑,成为了文化交流中的重中之重。”

  谈到中国文学,哈利德表示非常喜欢读中国的一些文学名著,尤其是老舍和莫言的作品。“他们的作品蕴涵着很丰富的中国人生活根基的内容,可以让人感受到中国人的生活和习俗,探究其精神世界。”哈利德谈到,“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非常多,我曾经读过《红楼梦》《呐喊》《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雷雨》《莎菲女士的日记》《红高粱家族》《活着》《女勇士》《中国佬》《灵感女孩》《接骨师之女》《扶桑》《北京人在纽约》《阵痛》等等,这些作品都让我更加深度而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


从教育者到翻译家

热爱让使命更坚定

  大学毕业之后,哈利德连续翻译出版了《回族历史文化常识》《新实用汉语课本》,与此同时,还参与了阿拉伯语CD审定和配音等工作。现如今,正在开展的翻译项目有《中国传统故事美绘本》《一本书读懂中国史》《长城史话》等。

  “只有做好翻译,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达中国文化的思想和精髓,而给予学生高质量的中国文化方面的教育也得益于优秀的翻译作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为迦太基大学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中国语言与文学教师,哈利德认为翻译和教育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哈利德指出,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存在着一些词汇、多义词、习语、谚语等现实方面的障碍。“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接触更多中外文学出版翻译专家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翻译水平,能有更多机会向本国和世界人民分享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谈到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传播,哈利德表示更倾向于在突尼斯推广能够体现中国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和展现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作品。


从历史到现在

“自由开放”让出版前景更广阔

  突尼斯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东部面临地中海,与欧洲的南部相望,位于阿拉伯世界的西部。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国家之一,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和之地,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

  “尽管突尼斯目前面临经济和财政困难,且由于出版物的大量成本费用较高,有一些出版社已经关闭。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随着自由开放和文化交流扩大,能看到出版书籍的数量飞速上升,这都反映在不同文学作品数量上的增长,甚至有些作者多次重印了其作品,我们已经看到在文学、艺术以及各个知识领域的出版市场,这都是归于突尼斯自由开放的气氛,出版书籍的简便以及之前的政府监控有所放松。”

  当谈起突尼斯的出版现状时,哈利德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突尼斯人民和文化知识的关系密不可分;尽管国家面积较小,但据最新的统计,突尼斯有150家出版社,分别落地在突尼斯所有的省城,几乎覆盖国家各地。”


从感受到期望

中突文化互鉴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每年,突尼斯都会举行许多国际化的文艺活动,展示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艺术和文明。突尼斯文化部每年举办的最大的文化活动之一是突尼斯国际书展。”据了解,突尼斯国际书展是北非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图书展览之一。“相信在突尼斯出版中国的翻译作品将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文化在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阿拉伯语系国家的传播。”

  “文学翻译,其思想和形象缺一不可,尤其是思想,需要译者反复理解领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时间原因,在过去几年,哈利德以翻译教育教学方面的教材为主。“在未来,我希望走“文学翻译之路”,也将会留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推动中突文化交流。”

  作为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的会员,哈利德谈到,“中国文化译研网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交流平台,希望通过中国文化译研网,可以更多地参与有关中国文学或文化作品的翻译项目,共同促进中突文化交流,在世界范围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及价值观念,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责任编辑: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