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法兰克福,这有一份深度参展后记

来源:国际出版周报

作者:孙玮

2019-11-11

回味法兰克福,这有一份深度参展后记1.jpg

孙玮

孙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对外合作部主任


第71届法兰克福书展如期绽放数日。我有幸连续5年亲历展会,零距离参与到这场世界出版与版权贸易的盛会。每天几万步穿梭于各馆,与全球出版商面对面交流出版成果和合作方案,收获了成果和友谊,也留下了难忘回忆。今年再度受邀参加开幕式,聆听西方世界对出版和文化交融的理解,但也深深觉得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依然停留在表层。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让世界理解和认同中国,也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回味法兰克福,这有一份深度参展后记2.jpg


对版权经理人来说,法兰克福书展既是对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达成合作意向的跟进,也是新业务拓展的契机。三联书店围绕版权贸易洽谈,重点推荐《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敦煌二五四窟》《百年衣裳》《中国人行动的逻辑》,达成了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泰语、越南语、阿拉伯语等多语种合作意向及成果。同时与世界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交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规划了未来合作。

 

当今世界,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以及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为世人瞩目。书展期间,我们还和一些热爱中国的学者、汉学家以及出版同仁洽谈了未来合作“外国人写中国”项目的意愿,希望请这些有影响力的有识之士描绘他们心中的中国和中国人,以外国人的视角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回味法兰克福,这有一份深度参展后记3.jpg


三天的专业场,除了忙于各种谈判、参加各种活动外,我也悉心观察了国内同行在法兰克福书展举办的颇有特色的活动,感觉一些中国内容越来越深入具体,一些英文出版物的水准也在接近欧美主流。


今年书展上,《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多语言国庆限量珍藏版以大8开中国传统线装的形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让人眼前一亮,国际出版商协会主席雨果·塞泽在首发仪式上称赞这是一部超过国际出版水平,又具有鲜明中国文化艺术魅力的精品图书。该书的预订数量也再次证明中国文化艺术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趋明显,如同学术出版一样,文化艺术亦是有温度有特色的传播形式,更容易引起跨越国界的共鸣。

 

回味法兰克福,这有一份深度参展后记4.jpg


回味法兰克福,这有一份深度参展后记5.jpg

在最后两天的大众场期间,法兰克福书展迎来了潮水般的人流。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家长带着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去看书买书,看到20多岁的大学生兴高采烈地融入到文化盛宴中,这让每一个出版从业者都为之兴奋。

 

五天的书展紧张、繁忙,每天都在经历新知和信息的洗礼。几年的经验已经可以让我从容穿梭于巨大的展馆和多个展厅,但依然应接不暇于视觉和听觉带来的各种新的冲击。工作之余,我还观察和思考了如下现象:

 

一是学术出版的数据化规模逐渐扩大。无论是施普林格·自然、泰勒·弗朗西斯这种百年集团,还是圣智学习出版公司等新兴大公司,这些与学术、教育相关的传统出版机构,已经全面转型为学术或教育支持平台。这些平台的教育体系和学术文献的品质非常好,从全球图书馆和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盈利稳定且不断增长,为其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未来看中国出版业的国际化,以版权输出为基础,打通内外资源,以“学术数据化”和“大众市场化”为内容目标对接国际出版产业链也是必然的选择。

 

二是中国的成功经验和崛起之路引起世界关注,除了经济数据之外的蓝皮书,一些涉及具体领域改革的作品也受到主流出版机构的欢迎。“走出去”要以国际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从翻译出版到选题策划,都要以贴近中国实际和国外受众的话题,反映当代精彩生活,影响主流人群。

 

回味法兰克福,这有一份深度参展后记6.jpg


三是从整体看,国际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十分重要,小到海外项目的运营,大到资产并购和股权分配,本着融通内外、遵循商业逻辑的原则,围绕“有效国际化”来打造海外经营的“桥头堡”。

 

总的说来,法兰克福之行让我温故知新、收获良多,向国际同行学习,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在将优质内容“引进来”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责任编辑:罗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