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嫡娜: 我觉得最大的区别是电影台词的翻译不能像文学作品的句子那样长。电影翻译的对象不是一个书面故事,而是设定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二者的叙述节奏完全不同,因此二者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也完全不一样,在翻译电影字幕的过程中,不能采纳文学翻译手段去翻译。这也是我在自己的中文电影翻译之路上不断总结经验、感悟出来的。
我一共翻译过两次《那山那人那狗》,2006年翻译过一次,大约在2016年的时候,又给自己十年前做的翻译加工。由于我自己的文学背景,再加上这部电影本身就改编自小说,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导致我第一次翻译《那山那人那狗》的时候,真的是把“观众”当成了“读者”, 给他们制作了长长的字幕,放映的时候满屏都是文字,很像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弹幕”。
后来我自己看着也觉得搞笑,电影里的人物说话节奏那么快,观众们哪有时间读那么长的字幕啊,读完字幕后也该没时间看电影了。所以第二次翻译的时候,我就转换了思路,谨记一个原则:精简精简再精简。我只用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词,那些最能表达人物意思的词,就这样把我的字幕精简了很多,让它又短又容易被理解。
我还翻译过《洗澡》,我本人也很喜欢这部电影。我第一次翻译《洗澡》的时候也是2006年,当时我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把它翻译完,也是打了一个长长的word文档出来。2017年我在南京的时候,再次翻译了一下《洗澡》。
相比于2006年翻译的版本,2017年的版本有一部分内容是重新翻译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认真观察了一下《洗澡》的英文版字幕,发现英文版字幕都是一些特别容易理解的句子,对比之下,我翻译的字幕就显得又臭又长了。另一个原因是我去看了中文的字幕,加深了自己对《洗澡》的理解,发现了《洗澡》中的一些隐喻和暗讽。因此我的第二次翻译真的比第一次翻译好很多好多。我还翻译过《老炮儿》,这个电影也很有趣,我还在里面学到了不少北京话。所以我喜欢电影翻译,一部电影的翻译就是一段有趣的经历。
电影翻译跟文学翻译还有个不同点在于,翻译文学作品时,你想添加多长的注释都可以,但是电影不允许。但如果不加注释,观众们有可能错过真正精华的东西,特别是像《洗澡》这样包含隐喻的电影。因此第二次翻译《洗澡》时,我在电影末尾处的“上善若水”字幕旁边,打了个括号,对此注释了一番。当时电影编辑就说,这个事情本来是不能做的,但是可以允许我在这里破例一下,因为这确实是这部电影里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从电影“弹幕”般的字幕,到电影的“弦外之音”字幕,这就是我的中文电影翻译成长之路。
—— 摘自“世界汉学家口述史”访谈片段 ——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