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究竟好在哪里?
毫无疑问,电视剧《都挺好》火了。尽管天然顶着国产电视剧一线品牌正午阳光团队出品的“金字招牌”,兼得姚晨、倪大红、郭京飞、杨祐宁、李念、张晨光、彭昱畅等一众明星戏骨的加持,但《都挺好》的异军突起却不仅是因为这些所谓的光环。围绕剧集本身展开的话题热度,早已超越其他一切可以撕去的标签。《都挺好》在播出大约四分之一的篇幅之时,收视率已经从最初的0.4翻番到0.8,网络播放量排名亦直线上升,更遑论各新媒体平台上铺天盖地的讨论声量。于是连平时不怎么关注这一类型剧集的观众都开始好奇:不就是一部讲述家长里短的家庭剧吗,《都挺好》究竟是好在哪里呢?
视角奇特,挺好!
的确,《都挺好》没有跳脱出家庭题材剧的范围,但是它又与我们既有概念中的家庭剧有很大不同。以往为人们所熟知的家庭剧,取材大体有三个主要的方向:第一种,以展现一对夫妻从青春到迟暮携手一生相濡以沫的故事为核心,常常透过对小家庭走过金婚岁月风雨的讲述,折射大时代的社会生活变迁,《金婚风雨情》《父母爱情》等剧集是这一方向的主要代表;第二种,聚焦一个大家庭中几代人行为和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强调婆婆媳妇小姑、父母兄弟姊妹等人物在生活琐事中的代际碰撞,典型例子有《孝子》《家有九凤》等;第三种,则通常以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为立足点,侧重表现新晋父母的身份转变或年轻父母在教育中的亲子观念,近几年曾一度大火的《虎妈猫爸》《小别离》等剧集均属此类。而《都挺好》的情节着眼点虽然也是家庭,但却选择了一个更为陡峭和奇特的切入角度。
《都挺好》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表面上无限风光的苏家,由于苏母的突然离世瞬间分崩离析,意想不到的隐患层层显露的故事。在这里,创作者们非常别出心裁地抽掉了以往家庭剧中勾连情节极为重要的一个中心冲突点——家庭中的母亲/婆婆。然而,母亲/婆婆这一角色在《都挺好》中却没有缺位,反而被很好地利用为制造戏剧冲突的隐性纽带。剧集一反常态,开篇于苏母的骤然死亡,没有如人物绘卷般缓缓地铺开叙事,而是上来就开宗明义地抛出已经激化的矛盾并从中扯出各个家庭成员及其背后的人物故事线。此一开门见山的强烈冲突,简洁却极为有效地勾勒出了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母亲去世了,作为丈夫的父亲反应竟然是有点开心的,两个儿子虽说哭成了泪人,但忙里忙外出钱出力的却是看似一脸冷漠的女儿,令人不禁好奇:其中到底有何隐情?由此,《都挺好》先声夺人地开了个好头,用精心设置的悬念牢牢抓住了观众看下去的欲望。
叙事真实,挺好!
往后再看下去,便又会发现,切入点与开篇布局的精巧只是《都挺好》引起关注的很小一部分原因。剧集更大的成功,是其真实中不乏创新性的人物和剧情设置。
《都挺好》中基本没有扁平型的人物形象。电视剧的女主人公、苏家的三女儿苏明玉,是个典型的女强人,职场上雷厉风行八面玲珑颇有手腕;然而面对家庭她却是个心怀不甘的失败者,从小最不受父母待见,十八岁起就和家里断绝经济往来,发誓与家庭划清界限,却又每每因为性格倔强在家庭琐事的泥潭中出力不讨好,以致在她与老板亦父亦师的关系中也能嗅到代偿亲情缺失的意味。而苏家的老父亲苏大强,一生受制于妻子的铁腕,对家庭重大决策一向不置可否、存在感极低,待到老伴辞世“翻身做主”,性格中的自私、小气和贪心便暴露无遗。他畏惧女儿强势,反倒只能对自己偏疼的两个儿子不断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可怜可恨又可叹。至于苏家的两个儿子,长子苏明哲自小被众星捧月地长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留学美国的他作为家庭的“门面”,自己也特别爱面子,一心要挑起家庭重担,却力不能及不堪重负;次子苏明成则因嘴甜一直是全家的宠儿,他没有什么坏心眼儿,在母亲离世后还承担了照顾父亲饮食起居的责任,只是受父母偏爱甚久,花钱大手大脚,是不折不扣的“月光+啃老”一族。这每一个人物,俱是优缺点参半,并没有夸张极端的性格,非常贴近现实生活。
而在一众真实可信的人物的串连之下,《都挺好》的情节设置也得以向更深更远处进一步探索。以往家庭题材电视剧中多少有点为矛盾而矛盾的夫妻吵架、情感纠葛、婆媳矛盾、催婚催生、穷养富养等结构元素几乎都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直呈观众眼前的对成年子女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描写。风格也不是家庭剧向来父慈子孝、小打小闹的温情热闹了,整部剧集在状似日常的剧情中对家庭隐伤的展露,甚至有些血淋淋了。看起来是客气体面的“都挺好”,实际上是千疮百孔的“都不好”。敢于直面客观实际中的问题症结所在,大概也正是《都挺好》一经播出就迅速引发热议的重要原因。
观念转变,挺好!
不过,跳出电视剧集的本体而论,《都挺好》在此时出现并收获不少好评的意义,或许还在于:它印证着艺术创作审美及其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曾几何时,家庭题材剧集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强调统一与和谐,强调父母对子女、个人对家庭的付出,乃至不和睦、不融洽的元素往往在创作中被定义为负面、消极的剧情动因,是最终必须要被消解掉的。而在《都挺好》的叙述中,我们却发现,家庭问题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可能是中性的、可能是有情可原的,并且可能是更符合客观存在的。家庭题材剧的主旨内核在《都挺好》中开始有从“整体利益”向“个体感受”松动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创作进步的象征,它意味着,新生代的创作者与观看者都逐渐看清、接受并重视“独立个体”的意义。而当每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能被看到且能被尊重时,“家庭”的意义也许将会更立体、更丰富、更现代。
此外,通过观众评论《都挺好》时发出的“求编剧不要强行给大团圆结局”的呼吁,我们也能捕捉到大众对于家庭题材类电视剧欣赏观念转变的信号。近年来国产家庭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虽然电视剧集作为大众娱乐产品的属性并未改变,但大环境的观赏水准和评价体系与过往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在家庭剧普遍性花团锦簇的大团圆结局中,开始有观众期待有更多留白、有更多其他不同的剧集收束方式。这是观众审美观念的成熟,亦是对创作的鞭策与挑战。尽管《都挺好》尚未播出完毕,是否真会如观众所愿有一个非常规、反套路的结局,我们暂且无从知晓,但这部剧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家庭题材剧很多不一样的可能性,这便也是“挺好”的一点了!(by北京日报)
Selina
Jing
Selina2022
Selina2022
小何在地球